磁体长时间工作或长时间放置,周边环境(如温度、湿度、腐蚀性液体等)可能导致磁体物理及化学性质改变。永磁体充磁后绝大部分区域被磁化至特定方向,但还有一些小磁畴的磁化方向是混乱的(称为反磁化核),在各种环境因素作用下,原有的反磁化核会长大,新的反磁化核会产生,这使得永磁体的磁性能发生衰减。这种改变一般是由表及里的缓慢而不可恢复的变化,直接影响磁体的主要性能参数剩磁、矫顽力或最大磁能积,甚至导致磁体完全失效。这种磁性能损失是不可恢复的,即使磁体再充磁,也不能恢复到长时间放置前的水平。近几年,随着钕铁硼永磁材料在航天航空、电动汽车、大功率风力发电机等使用寿命要求较长的领域内的广泛应用,应用设计人员对钕铁硼永磁体的时间稳定性越来越重视。
1 .室温下的长时间稳定性
通常,较大的磁通损失来源于磁体表面的氧化或腐蚀,是不可恢复的损失,在各类稀土永磁材料中,烧结钕铁硼的这种损失是最严重的,但是经过成分优化和表面防护处理,烧结钕铁硼磁体的抗氧化性和耐腐蚀性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改善。因此,在磁体表面被很好地保护的情况下,对于有足够高HcJ的烧结钕铁硼来说,使用寿命完全可以超过30年-50年。
2. 高温下的长时间稳定性
